李三金听了女儿的话,就知道王亚虞说的,八九不离十是真实的。
他有些接受不了,身体忍不住踉跄了一下,还好被身旁的李新福给扶住了,要不然非得摔倒不可。
别说他这种家庭了,就是王家的女儿,嫁过去,也会吃亏的。
他走到李欣涵的面前,颤抖的手抓住了李欣涵的手。
“女儿,郑振康不是我们能嫁的人。父亲明天就开始找人给你说亲事,我们高攀不起。”
李欣涵不忍心看着父亲这么伤感,父亲从来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和她说话。
知道父亲担心,她选择了郑振康。可是这种事情,她又没有办法去解释。
一切都是郑振康主动,说了很多次让他放弃,可是根本就不管用。
为了不让父母亲担心,她还是选择隐瞒一些事情。如果都说出来,父母亲会吓死的。
父母亲一辈子老实忠厚,没有见过什么大风大浪。最大的风浪,也不过是二伯和王家人而已。
“爹,你别太担心。郑振康不是吃人的老虎,他也是人。我也不喜欢他,以后肯定不会有交集。”
“爹,你放心吧。妹妹是有主见的人,不会喜欢郑振康的。”
李新福实在不想让妹妹一个人去面对压力,更何况妹妹对郑振康,没有任何意思。
怎么从王亚虞的嘴里,就变成了这样。好像妹妹除了郑振康以外,嫁不出去了一样。
他扶着父亲坐下,有什么事情,就要去解决,不要老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。
又转过身,把李欣涵扶着坐下。
李氏也过来劝说,他自然是不相信王亚虞的话,肯定是郑振康单方面的事情。
对于女儿,她是十分信任的。她看到李三金生气的大喘气,赶紧拍了拍李三金的后背。
可是听王亚虞说到现在,只说让女儿去求情,可到底王亚艋犯了什么事,没有人知道。
“亚虞,你带着这么多人来,到底是什么事情?”
“姑妈,我弟弟不过是对一个女子用强,本来赔了银两就可以。谁知道那家人不依不饶的,结果闹到了府衙,也就是郑振康一句话的事情。”
如果不是为了弟弟,王亚虞才不想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。
看着姑妈家里这么破,都没有地方休息。从来到现在,他都是站着的。
就算是让他坐,他也嫌弃凳子脏。
从来没有想过,有求到李家的情况。
李欣涵听到这里,才明白王家人怎么会这么着急。
前几天,他们在王家闹的那一出。按照王家人的想法,恨不得让他们死的越远越好,怎么能够亲自上门。
在记忆中,王亚艋就没少做伤天害理的事情,有好几次,都是母亲上门求情,赔了银钱,人家才肯罢休。
“原来你们是来求我的?不知道的还以为,我们家欠你们很多钱呢。”
王老太太听出来,李欣涵这是在嘲讽他们。以前还真是小看了李家的孩子,如今李欣涵和李新福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。
再看看他们家的孩子,没有一个比李欣涵聪明的,整天还洋洋得意。
这么多的孩子里,也就王亚虞稍微好一些,可终究没有办法和李欣涵想比。
她知道李欣涵和郑振康没有可能,她的女儿就是死,也不会把李欣涵加入郑振康这样的人。
经历了上次的事情,她还是有心想要让李欣涵嫁给王亚虞。最起码肥水不流外人田,以后李欣涵管家,肯定不会出很大的事情。
“难不成让外祖母跪下,你才肯罢休吗?孩子,这件事情,是有些委屈你了。只是让你去说话,其他的顺从天意。”
李三金听了王老太太的话,气的都说不出来话。如果不是老太太年龄大了,真的想把王家人都赶出去。
他们家虽然穷,可这种卖女儿的事情,是根本无法做出来。
女儿在家里备受宠爱,绝对不是被王家人给利用的。
这件事情,就是女儿同意,他都不会同意。
他愤怒的指着王家这些人,其中也包括王老太太。
“你们都给我闭嘴,我们家的女儿就是在没有骨气,也不会做出这么不耻的事情。”
“妹夫,你可不能这么说。我们王家这么多年,对你们不薄。当初你这么穷,还把妹妹嫁给你,做人要知道感恩。”
王昌德真的害怕李家人,就这样直接拒绝了他们。反正嘴长在李三金身上,如果李三金不同意,其他人说再多,都是白搭。
可是他的儿子还在监狱里受罪,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们了。
上一次去看儿子的时候,儿子被打的的鼻青脸肿的。他们往监狱使了一些银钱,才让儿子的生活稍微好一些。
如果没有得力的人去求情,儿子还有五天就要被判刑。
真的到了那个时候,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。
“你们应该托关系,去找郑振康,我可没有那个本事。就算有,也不会帮忙去的。”
李欣涵没想到,王家人心这么狠。他们家的儿子是人,她就不是人了吗?
她去找郑振康的事情,如果被传了出去。她这辈子就完了,还不如直接去死的好。
就算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发生,可是别人会相信吗?
“叔,婶,家里怎么这么热闹?”
李凌戈从院子中,就看到李家有些不对劲。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看到李家有这么多人。
如果不是刚才动武了,他就不准备来了。
看着李欣涵的腿还没有好全,如果不是李新福护着,恐怕刚才就被王亚虞给推倒了。
他和王亚虞一起在学堂里上课,不过王亚虞经常不去上课。仗着家里有些钱,整天和狐朋狗友一起吃吃喝喝。
“大哥哥,你怎么来了?”
李欣涵惊讶的看着李凌戈,开心的笑了起来。李凌戈来了,她相当于又有一个帮手。
更加得意的看着王亚虞,心想这下,王家的人强势不起来了吧。
不要仗着人多势众,就想着欺负他们。怪不得有人说,远亲不如近邻。